在政治文明的语境中,“认真负责”是事关国家治理的重要关键词。这种态度,就是把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把使命看得比珠峰还高,时刻以认真精神对待工作,以强烈的责任心完成每一项任务。(9月12日,人民日报) 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党员干部要有责任担当精神,就要有事业心、责任感。事无巨细,官无大小,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都要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把事业干好;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困难必须能迎难而上,面对危险必须能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必须能敢于承担责任。 秉承认真负责态度,注重完善工作细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这就要求我们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去锻炼、去培养。作为年轻工作者,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是我们基层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党员干部必须明白勇于担当必须认真负责,认真负责才能勇于担当的道理。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清醒地认识并认真履行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工作进度,严格追求工作实效,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行之有效的新思维、新理念、新办法,绝不允许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 秉承认真负责态度,面对失误不逃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工作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思其过、改其行”,不敢正视错误、承担责任。知过能改需要勇气,面对失误敢负责也是担当。作为领导干部,揽功诿过是一大忌,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千斤重担,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在出现问题、出现纰漏时,做到不躲闪、不畏惧,勇于承担,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顶得上、经得住考验。并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赢得领导的信任、赢得党的信任。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就应当是一个敢于对失误负责的干部,是一个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升能力和修养的干部。古人说,“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莫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