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记了这么一个职务是组织给的,这一份责任,我没有珍惜。对这个职权的使用,真的太随便了。”这是杭州市地税局原副巡视员李永明迟来的忏悔。用权炒房、以权谋私,李永明最终为自己疯狂的违纪违法行为付出惨重代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10日) 常言道,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当作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滥用,滑向腐败的深渊。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害人民。如文中李某,无本炒房、低价购房、借钱买房、高价退房,美其名曰“炒房”,实则是通过权力投资来换取利益,是精心伪装后的权钱交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最终为纪法所不容。笔者以为,手中有权岂能忘乎所以。 权力是从哪里来、应该为谁所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思量的问题。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两袖清风,执政才能执得好。诚如,只要稍加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借一点、拿一点”,就能获得巨大的逐利空间。可廉洁从政,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拿权力作为“炒房”的筹码,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权力使用这个重要问题上没有想清楚、想正确,手中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身败名裂的下场。藉此,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方能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廉不廉,贪不贪,对各级干部来说,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解决任何问题和事情,把握好度是关键。平心而论,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面临各种诱惑,这样那样的冲动难免,无形之中便带来了挑战与压力,也成为考验人、锻炼人的契机。如何坚守住共产党员的初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时刻保持对纪法的敬畏,如何经受得住权力与金钱的考验,不义之财不拿,不当之利不得,不法之事不为,每一次取舍,每一次选择,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亦是对监督部门的度衡量。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事实上,要让手中有权不能忘乎所以,从严治党,惩治不能放松,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更为重要。“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路怎么走,要靠自己去悟,靠自己来选;权力怎么使用,如何坚定走好人生之路靠的是监督约束。加大制约和监督力度,对领导干部、一把手的监督,尤为重要。更得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奉公为民的价值坐标上,收获自己的价值、理想、人生,赢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实事业。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手中有权不能忘乎所以,公私分明理应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相信,只要彻底摒弃特权思想,时时处处慎权、慎欲、慎微,定能坚守精神家园,永葆政治本色,经受住各种考验。(文/鱼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