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黄大年,学习他的报国之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说:“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09月10日,共产党员网) 党中央曾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追根溯源:黄大年有一般人没有的报国之志,他的报国之志源于何处呢? 首先,黄大年报国之志源于他有爱国之“情”。黄大年同志青年时期就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他常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黄大年这种舍小家为“国家”的思想值得称赞。充分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他早已把祖国当作了自己的“妈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黄大年用行动证明了他的爱国之情。新时代,祖国的各行各业亟需各类人才,希望有更多像“大年”一样的爱国之士回到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其次,黄大年报国之志源于他有爱国之“行”。黄大年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理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报效人民的杰出楷模,是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优秀代表。归国7年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顽强拼搏,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一位名人曾说:“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黄大年将报国之志转化成了爱国之行,恩格斯也这样评价:“有作为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黄大年达到了这种境界。正值脱贫奔康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黄大年”为榜样,立足岗位建新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劲助力。 最后,黄大年报国之志源于他有爱国之“责”。黄大年倾尽心血为国育才,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叮嘱学生“出去了要回来,出息了要报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支持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优秀科技人才。他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洁的道德品行,赢得学校师生、科研同事和社会各方面广泛赞誉。黄大年把科教兴国扛在肩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黄大年”式的共产党员在各行各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强化责任担当,用无限的执着与忠诚,书写出逐梦时代的新篇章。 黄大年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优秀品质会永留人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敬业奉献、立足本职,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江油外国语学校:陈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