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境内一条省道升级为国道、张家界至桑植高速公路通车;官瑞公路、刘洪公路等县乡道和1810公里的通村组路完工;黔张常铁路桑植段计划今年底通车……曾因大山阻隔而贫困的山区群众,开始快速奔向全面小康。(07月28日 《人民日报》) 搞好经济才是硬道理。地方经济要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需要党员干部具备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当地人民群众找准发展的方向,并且带领当地群众一同创造更好地生产条件不断奋斗。 发展地区经济,需科学分析。地方贫困、落后,必然会有客观原因,只要找准原因,并且解决它,那么脱贫致富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桑植县正是因为长时间的交通不便,导致了地方经济滞后,产品无力外销。当地干部积极探索,运用新思路解决问题,对当地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找准了“交通条件恶劣”这一主要矛盾。 发展地区经济,需自立自强。不论哪种成功,从来没有等来的,只有摒弃“等帮靠”的心里,依靠自身双手,才能干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找准主要矛盾后,桑植县干部发扬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当地群众一起干,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桑植县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找准了主要矛盾,才能为发展地方经济找准方向,在找准方向之后,加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打通了制约地区贫困的“任督二脉”,破解制约地方发展的因素,地区经济才会强起来,百姓生活才能富起来。 作者:陈格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