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1

[已推搜狐] “红军借据”的背后是军民的鱼水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48

主题

1

回帖

1801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01
发表于 2019-6-30 15: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省汝城县档案馆内,收藏着一张借据,虽已残破不堪,但其中的字迹铿锵有力,至今仍清晰可辨。“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榖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这是一张85年前的红军借据。(人民网,2019年6月29日)
       故事发生在1934年,当时红军长征经过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当地瑶民听说有军队来,害怕打仗,纷纷拿着粮食躲进山里。族老胡四德发现红军进村后,并没有闯进农户家,而是在宗祠、学校旁的巷道扎营,心里隐隐觉得这支军队与以前到村里的军队不同。胡四德看到红军们每天只吃烤土豆,心里难受。于是,他号召村民为红军捐粮食,将各家各户筹集到的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送到了部队司务长叶祖令手中。红军离开时,叶祖令写下了这张借据给胡四德,并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告诉他今后可以兑换借据。
       当年,红军并不富有,但这支部队纪律非常严明,不占用老百姓一针一线,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当地瑶民们做担架、抬伤兵、疗伤员,搬来柴火和木炭,帮红军取暖、煮饭。红军正是在这样淳朴的村民支持和帮助下,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红军借粮借物,本应按时归还实物,或者等额付款。但是,当时军情紧急,红军马上撤离,加上红军司务长身无分文,只能遗憾地留下借据。“红军借据”充分的证明了军民鱼水情,正是因为红军心里向着的是人民群众,因而才能够收获民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出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的革命纪律,是正确处理军内关系、军民关系基本要求,简单通俗地教育及约束着革命年代的共产党人。一张边缘部分几乎被蛀虫蚀掉的借据复制品,在湖南汝城县档案馆内成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遗迹,永久见证着军民情谊。“红军借据”的背后,写满了红军对沿途群众的庄严承诺——革命胜利了,誓言会践行。而群众留存着“红军信物”,正是因为他们坚信革命会胜利,红军会再来。这张红军借据最终在1997年得以兑现,正是我党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最真实的证明。
       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红军战士大多来自于穷苦人民,因此,他们更加懂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永远不会成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积极提升党性修养,不忘为民初心,维护党的形象,永葆党的先进性,让新的长征在严明的纪律下走向胜利。
       作者:刘厚廷





上一篇:不忘初心 使命必达
下一篇:主题教育要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0

主题

728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666
发表于 2019-6-30 23: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借据”的背后是军民的鱼水情_革命  http://www.sohu.com/a/323930355_100192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8 07:31 , Processed in 0.240530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