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4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推进法治建设,固牢国家发展根基。“法治”不同于“法制”。“法治”与“法制”虽仅一字之差,但“法制”只是一种手段,是制度的设定,而“法治”则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思维方式,是前进道路的一盏“明灯”。习总书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将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政策作为国家发展之根基,就好比盖一座高楼大厦,根基打的越牢固,高楼的稳定性越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深把握法治建设的根基,充分做好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
推进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也只有坚持依法治国, 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推进法治建设,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标准。立法为民,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深熔铸到了人们的头脑之中,坚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依法治国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成为一种常态,做到懂法守法,让法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利器,我们的法制建设才会更加的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会更加和谐美丽。
时代大潮中,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磅礴展开;神州大地上,全面依法治国的崭新画卷正在激情绘就。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可期,民族复兴将在法治护航下阔步向前。 作者:杨晓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