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所追求的发展目标,都需要上海的干部有与之适应的特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8月20日,上海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大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新时代上海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8月27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干部培育工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选用、培养人才的政策规定,旨在拓宽人才渠道,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劲头和工作活力。在庞大的党政系统中,从不缺少优秀的人才,在现如今逢进必考的大趋势下,每一名“突围”而入的干部,都具备过硬的素质,都当得上我们体制内的“精英”,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干部渐成萎靡之姿,慢慢的磨去了锐志,逐渐安于一隅,不再与时俱进的参与学习、追求进步,成为了国家事业可有可无的一块砖头。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对于国家来说,这样的干部群体会损害我们的国家形象,这样的趋势会成为我们发展各项事业的障碍。笔者认为,管理干部队伍,就像守候一棵棵静待生长的树木一样,不仅要其枝繁叶茂,还要勤修精剪,不仅要其景色可观,还要保证其根系肥沃。要全面激发干部活力,需要科学管理,还要在“细节”处下足功夫。 激发干部活力,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优良的组织环境,存在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就会造成干部才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甚至发生“内耗”,这将在工作中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由管理所造成的环境条件对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有利的环境能使党员干部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才能,最大的释放出其个人潜力。 激发干部活力,还要包容干部思想的“多样性”。管理干部还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干部们有正常的工作争论,不能将与工作相关的交流与探讨进行“上纲上线”,甚至对其进行“迫害”、“打击”。如果这样,会让干部们失去思辨的勇气、怯于施展才能,更无从谈及创新,纵使人才也将因此被扼杀、埋没。 故此,激发干部活力,就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要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怀揣“匠心”,将每一名干部都视同璞玉,慢慢打磨、精雕细琢,并通过时间的浸润,将其变得愈加莹润饱满,成为独一无二的珍品。只有这样,我们的队伍管理才能做出成效,我们的干部队伍才会实现“质”的提升,我们的体制才能迸发出更加朝气蓬勃的活力。(作者:刘丽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