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不能丢了“底线”
冯静
最近发生在群众工作中的一件事情让人感受颇深。前段时间由于连续下暴雨,村民赵某自家院里一棵树被大风刮倒在瓦房上,砸碎了部分片瓦。接到灾情通报,村干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帮忙将断树移走,尽最大可能排除了险情。然而,赵某却不依不饶跑到镇政府,找到镇党委书记,要求政府找人买瓦把房子给他盖好,并提出政府要全额赔偿。面对身强力壮的赵某无理要求,该书记当场义正言辞予以拒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层干部要有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首先自身就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村民家有险情,干部积极行动,第一时间寻求最佳解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可谓尽职尽责。但,这并不表示,政府部门、基层干部事无巨细为之一手包办,像这样举手之劳的抢险救灾,首当其冲的是本应该村民自救。 然而,这些年来,一些村民把国家“补偿”当“赔偿”,总认为一切损失都必须政府全额甚至是超额“买单”,甚至还想借机揩公家油,“赚几个”;把干部帮扶错误地认为“你不给我好好干,就有你好看”。此风若不刹住,久而久之,一些村民就滋生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干部最怕闹”等错误认识,严重影响地方的安定团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毒瘤”。
打铁还需自身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一些基层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一些基层干部自身不干净,借手中权力,工作便利,或者搞“雁过拔毛”,或者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被村民抓住了“把柄”,从而被村民“要挟”,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上访、举报;一些基层干部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面对村民闹访,往往不知所措,本着息事宁人的处事方式,对村民乱表态、乱许诺……凡此种种,让个别游手好闲的村民钻了空子,“尝到甜头”,把胡搅蛮缠当成“发家致富”的利器,助长了农村歪风邪气,扭曲了干群关系,非常不利于开展群众工作。
基层干部是干啥的?就是为村民服务、为村民解决问题的。面对来访村民,尽量耐心、仔细地解释清楚,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依法依规把问题解决好,不在政策范围之内,面对个别无理取闹的村民,就得坚持正义,守住原则底线,寸步不让,义正言辞予以拒绝,绝不要怕他们“闹访”“缠访”,让步、退步;同时,要做到自身干净,否则,在村民面前自然矮三分,说话做事当然就没有了底气。
基层干部要有正义感。做好群众工作是干部义不容辞的义务,伸张正义是党员干部的一种觉悟。为什么村霸横行?除了一些村霸有保护伞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基层干部没有伸张正义的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歪风邪气,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挺身而出,联手打击,绝不能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不管,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躲、绕、退让。要知道他今天面对的歪风邪气,很可能就是你明天的遭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正义的力量,更离不开有正义感的基层干部。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风清气正的新生活正在扑面而来。法治中国需要正义的力量,也需要法律为充满正义的基层干部撑腰。(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