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0

“提包”干部难做“扁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332

主题

2

回帖

1461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1461
发表于 2018-8-30 1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包”干部难做“扁担”
衡敏


无论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还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亦或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等,无不说明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人才选拔、储备策略始终正是有锻炼、磨炼、锤炼经历的干部。


就在广大年轻干部“蹲苗”的同时,也有两种年轻干部的成长值得警惕。


第一种:“花瓶”干部。这种干部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孩阳光,女孩丽质。他们被机关直接招入,代表机关“门面”,主要从事“外务”活动,比如迎接上级领导和各种各样的检查,争取留下“第一好印象”。这样的干部与“公关”差不多。


第二种:“提包”干部。这种干部最大的特点是机敏、灵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早到机关提前打开领导办公室,打扫卫生、准备好开水等,领导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帮领导带带文件,提提包。这样的干部就是书记、局长的“联络员”。


以上两种干部,虽然没有“寒彻骨”“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式的经历,但提拔却比谁都快,“提包”两年提拔成部门负责人,成为常态。这样的成长因为缺“钙”,没有磨炼出担当大任的款肩膀、铁肩膀,很难行稳致远。这一点,在近年来年轻干部违纪破法案例上已经暴露无遗。


基层既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人才的储备库。到机关工作是大多数基层年轻干部的夙愿。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既为基层干部带来福音,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福利”,必将激发更多年轻干部奔赴基层,“知识青年到基层去”,已经成为新时代潮流。


嫩竹做不了扁担挑不起重担。对才出校门就进机关的年轻干部应该主动请缨去基层,同时机关领导也要实时关注这些干部,把他们放归“山野”,在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百炼成钢。(衡敏)





上一篇:呵护孩子的眼睛健康 我们义不容辞
下一篇:党的关怀点亮孩子们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0 23:09 , Processed in 0.14569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