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回复: 0

创新还需强基础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18

主题

6

回帖

548

积分

记者

积分
548
发表于 2018-8-30 10: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的光辉历程,正是她一贯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才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时代发展的步伐来看,创新能力愈发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步取得新成果助力发展又好又快和造福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在以往的创新中,我们更注重实用主义,因为实用主义创新的效果反馈期更短,更容易激发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加之实用主义的创新能在短期内带来很大的技术革新,较快的形成生产力,迅速的带来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短期就带来经济效益的反馈机制进一步刺激实用主义的创新,形成创新成果到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再刺激创新的循环。

与实用主义的创新相比,基础学科的投入巨大,但短期不太赚钱。这造成我们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基础学科发展成果和创新步伐相对较弱。但我们需要明白:无论哪一种创新,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大量创新活动中主体状态的审视,我们可以看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创新客体的准确把握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因素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基础学科就是创新这座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牢固,那么无论我们在创新的路上走得再快、再远、取得的成果再丰硕,我们都仿佛是在海滩上建楼,一推就倒,甚至会让我们的创新到了一个峰值之后,缺乏再前进的基础和动力,因为不牢固的基础之上我们所能建盖的大楼的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创新的过程中不断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不断筑牢建造大厦的根基,我们才能确保创新的后劲,才能不断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所以,我们创新要有战略思维,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见眼前的利益,还要以发展的眼光注视前方,做到既踏实脚下的路,也关注前方的向。要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方面,营造良好氛围,让一批有志基础学科研究的科研工作着能够潜下心来把发展基础学科的“冷板凳”坐热。大学及一些重点基础研究院所,要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真正把创新的基础强起来。
(作者:刘杰)




上一篇:“e心向党”也是践行群众路线
下一篇:莫让审批“办证难”吓跑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2 12:12 , Processed in 0.16377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