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选派3500多名优秀干部人才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综合帮扶工作。(8月29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优秀干部是实现全面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目标的“金钥匙”,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因此,要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就要借“扶贫之手”为贫困地区“把脉”,从各级党政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帮助摸清贫困状况、制定脱贫攻坚计划、切实解决扶贫问题。 巧选“扶贫之手”,讲好人才品牌故事。贫困地区条件艰苦,对扶贫干部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必须能中挑精兵,选优配强扶贫前沿攻坚战士。因此,要严格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从扶贫工作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实际,以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作风纪律严、熟悉扶贫工作为标准,挑选出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队伍,为贫困地区村庄规划、村镇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指导。 活用“问诊精髓”,讲好凝心聚力故事。自古以来,团结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我们选拔出的优秀干部要通过到各贫困乡镇、村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工作,与贫困乡镇的干部零距离沟通,既掌握干部的工作情况,又了解干部的日常生活,用真诚的话语打动对方,用赞誉的话语鼓舞对方,用激励的话语感染对方,对干部提出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打消顾虑,力争让每一名扶贫干部沉下去、稳得住。与此同时,还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培育扶贫干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健康心态。 用心“把脉确诊”,讲好产业发展故事。优秀干部入驻贫困地区,适应当地情况之后,就是要全心全意发展产业,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一是充分发挥企专合社的资金、市场和技术优势,在贫困地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主导产业。二是立足贫困地区现状,因地制宜突出乡村开发侧重点,发展特色项目,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力量,探索发展新模式,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李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