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与厚爱提升干部“平衡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充分体现出在新时期,既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力度,也要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干部成长路上,一批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却纷纷“倒下”,笔者认为,要培养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必须提高他们的“平衡力”。 一是“严管”与“厚爱”并重,发挥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常常感悟于巴德·舒尔伯格《“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幸运的他一路伴随着“严管”与“厚爱”。“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严管”与“厚爱”缺少任何一股“风”都是不全面的,是一份残缺的爱,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更多的还是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在日常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风险,加强对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群众观点教育,把谈心谈话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准确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预期,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使干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消除“干多错多、干少错少、不干不错”的认识误区,打消怕触“红线”、踩“底线”的思想顾虑,积极引导干部提振精气神。 二是健全干部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进一步完善考评奖惩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追责问责机制、澄清防范机制等相关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是引导干部奋发有为的“助力器”。要改进干部考核方法,通过全面综合考核,把考核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让干部服气、群众满意。强化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教育培养、职务任免、职级晋升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成绩突出的个人发放荣誉证书,对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得好与不好不一样。同时为干部“保驾护航”,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用“严管”的外在压力和“厚爱”的内在动力,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干部在成长路上始终保持“平衡”。 三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提高干部担责意识。对干部既从严管理又真诚关爱,是我们党管理干部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对干部从严管理,本身就是关心爱护,对干部关心爱护,也必然体现在严格管理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既要重视制度和纪律的硬约束,又要强调发挥精神文化的软约束。坚持真诚关爱,充分发挥激励的吸引力和机制的推动力,让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为核心,划分清楚责任,不能一碰到问题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给“打死”。只有高度爱护干部,才会让他们做有劲头、干有奔头、创有甜头。对干部既要严格锤炼,也应高度关爱,才能促进他们茁壮成长,才能提升干部的“平衡力”。 (文/龙家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