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三头六臂”的扶贫干部
衡敏
“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咤扑帝钟。”《景德传灯录·普昭禅师》中如此描写那咤有三个脑袋,六条胳臂。今用三头六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扶贫干部也需要有“三头六臂”。
“三头”即智慧扶贫。扶贫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是一场智力活动。脑子动少了不行,不动脑子更不行,然而,始终有那么一部分扶贫干部却偏偏喜欢“东施效颦”,别处上大棚蔬菜,为贫困户带来收入,他们就上大棚蔬菜项目,别出猕猴桃、葡萄产业增收,他们也照样画瓢,始终步入市场后尘,结果资投了,人去了,辛苦了,还是没有为贫困户带来增收。扶贫工作如此简单粗暴,难怪贫困户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了。因此,扶贫干部需要“三头”,足智多谋,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与贫困群众一起来一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智力游戏。
“六臂”即多面手、红旗手。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做的工作更是点多面广。体弱多病的贫困户,需要扶贫干部亲力亲为,大到产业增收,修葺房屋,小到打扫卫生、美化家园;对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的贫困户,从联系银行,跑项目,到联系培训机构,联系工厂企业,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三个人用,是当前扶贫干部的心声。
脱贫攻坚,上下同欲者胜。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冲刺期,更加需要人才添智助力,更加需要“三头六臂”的扶贫干部,只要大家团结协作,实战+智力扶贫,就一定会啃下硬骨头,一鼓作气攻下扶贫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成功会师康庄大道。(衡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