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贵州将在推进全省脱贫攻坚中抓好落实,坚持用脱贫攻坚统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勇打胜仗的过硬队伍。培优育强“两委一队三个人”。(8月2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央制定了新的扶贫计划,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取得的成绩来看,党中央确定的管理体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决策部署工作得到了认真落实,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克服贫困的艰巨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面解决本地区贫困问题的庄严承诺。如何确保贫困地区在某个时候在深度贫困中完成扶贫任务,履行我们对人民的承诺,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要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历史积淀的复杂因素,必须深入认识形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干部和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不仅是脱贫的目标,也是脱贫的主体,把扶贫干部和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活力,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定决心改变贫困状况,群众与干部的力量都不容忽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更快更好的战胜贫困。 建设一支脱贫队伍,必须重视基层的基础工作。要加强贫困村民委员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开展,必须选拔一支匹配性强、实力雄厚的队伍,培养农村领导人才致富,促进地方农村人才回流,培养实战干部,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党员干部必须正确把握扶贫方向,因材施教,诚实可靠,保证质量;防止形式主义,支持真正的扶贫,扶贫必须务实。扶贫过程必须扎实,扶贫结果必须真实,扶贫结果才能真正惠及群众,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扬新时期时代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对扶贫工作的巨大热情,总之,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争取战胜贫困,尽快履行对人民的承诺,争取完成目标,完成群众的期待。 作者:董咚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