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wtkhrce 于 2019-5-27 16:58 编辑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针对本省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加强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八项要求。其中有一项明确规定: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带手机、平板电脑一类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进入课堂。除了高校之外,2018年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已经接近70%。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建言规范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行为,甚至全面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法制日报) 在江西省教育厅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等进课堂之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支持和反对持平,支持的原因在于手机的确影响了学生学习,反对的原因在于觉得学校管得太宽了,学校的做法无可厚非,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微信的普及,自媒体的兴起,手机进入千家万户,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网上购物,网上学习,不需要再使用现金,就连小偷都销声匿迹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犯罪手段。手机在方便人们生活,极大的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最常见的就是低头族,从3岁的小孩到80岁的老人,人人都在玩手机,因为用手机,使人与人缺乏沟通与交流,感情变得疏远,损害了视力,损害了人的健康,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甚至有人因为玩手机引发了安全事故。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对于出现的问题还缺乏法律支持和监管措施。 5G时代已经来临,如何让手机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电子商务法》已于2019年1月正式施行,但一部法律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网络需求,需要在更多的细分领域完善立法,还要发挥家庭,学校的教育作用,积极参与到社会共治中来,同时,充分发挥各种新旧媒体的作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手机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使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