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他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8月19日,人民日报)
信息化是指通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更快的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有传统的投资拉动,又要有创业、创新和人才等新引擎的培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正是通过创新和人才培养,突破传统界限,带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推动信息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较于传统发展模式,信息化发展更具优势,也更符合当今发展要求,但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上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认识不足、政策不通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为此,必须打破传统认识的束缚,开启政策“绿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储备力量。
建设“信息化引擎”认识是基础。只有让群众干部对信息化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普及信息化。高校、公益团体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等方式,让群众干部深入认识到信息化的优势,让社会大众树立“互联网思维”,才能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引擎”政策是保障。政策为信息化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同时也提供有力保障。要制定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政策,推动信息化行业发展,引导社会“双创”热潮,实现“互联网+”与社会生产、发展快速接轨融合,保障网络强国战略实施。
建设“信息化引擎”人才是关键。人才决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高素质人才决定信息化的发展高度。国家、政府可以通过高校开设专业、专业培训等方式,着重培养专业化人才,保证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力量充足,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
顺应时代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要提高认识、制定政策引导、做好人才储备,为信息化发展打好基础、做好保障、把握关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信息化的发展也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为此,必须集结各方力量实现信息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才能更顺利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者: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