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单位投稿 于 2018-8-23 07:41 编辑
选优配强“领头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但短短几年间,葛塘村就从环境脏乱、人心涣散的落后村,变成了生活富裕、邻里和谐的先进村。“这一切全靠村两委班子,他们3年干了30年的事!”村民们伸出大拇指说。(8月4日 浙江日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葛塘村党总支书记黄向阳,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靠着“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的劲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把脏乱差的落后村发展成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充分体现了基层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尽心尽责的宝贵精神。 当好乡村振兴“总指挥”,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沉下去”到一线真抓实干,这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现实,这也是我们党的制度优势所决定的。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念好涉农“人才经”,实现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农村强。因此,各地各级要强化涉农人才培养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来,上下齐心挽起袖子干事创业,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多途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本土人才。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涉农领导干部来说,“懂”和“会”农业农村是必要条件,要有一套抓“三农”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唯有做到“懂”与“会”,乡村振兴才抓得准,抓得实。因此,必须在激发农村人才活力等方面下功夫,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 选优配强“领头雁”,实现乡村振兴才有组织保障。实现乡村振兴,选优配强“领头雁”是关键中的关键。新时代,呼唤更多像黄向阳这样的基层干部,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带领一个个村庄提升面貌、焕发活力,共同迈向“两个高水平”的未来。因此,在选任乡村党组织负责人时,要深入细致摸排、精心谋划安排,把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进乡村组织班子,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党建可强村,产业可富村。但如何更好实现两者之间“双促进”,推动两者之间“双转化”,是对“领头雁”能力水平的考验。有人说,乡村振兴有千招,增收致富见真招。这种时候,“领头雁”要勇于担当作为、引领发展方向,积极推行“党建+生态农业”“党建+生态旅游”“党建+特色品牌”等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起早的虫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