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西县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细胞工厂”扶贫模式。“细胞工厂”是临西县小微企业扶贫方式的延伸,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将生产车间开办到农村贫困群众家门口,为其送去原材料、设备、技术,然后回收成品,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挣钱养家。目前,临西县已引进40多家小微企业进村落户,吸纳千余名村民就业,年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万余元。(7月6日《人民日报》) 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外出也能挣到工资,应该是很多农民都渴望的事。毕竟不耽误自家的农田又能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有哪个不是乐于看见的呢。很多农民不是不想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可是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务工家中老小没人照顾,农田也没人打理。“细胞工厂”的扶贫模式正圆了这些农民的脱贫梦。 在贫困地区这样的扶贫方式能够解决很多农民的难题,满足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关需求,既能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摘帽提供保障,又能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农村有很多劳动力都有一定的技术,只要稍微学一下,就可以生产很多手工品。 扶贫干部应该多引进一些小微企业落户农村,让更多的村民就业。其次,也要重视对贫困村民的技术培训,定期对没有劳动技能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人人都能掌握一门手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招技在手,当产业被吸纳进来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就业。 除了引进外来的小微产业,其实也可以在农村鼓励农民自己创办一些手工作坊,做一些手工艺品,或者半成品,销往大型生产企业。让原来的小作坊,摇身一变,变成农民走向致富道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干部要做的不只是让老百姓在短期内没有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是要让百姓自己能够拥有走向致富之路的技能与方法。(杨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