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一位34岁的年轻人,告别了他的妻子和4岁的女儿、两岁的儿子,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走进大漠荒烟?”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一个跨时空演绎“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妻子许鹿希故事的节目,让人热泪盈眶,更让人看到理想的力量、使命的召唤。(5月7日,人民日报)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时,一个一以贯之的关键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树立理想、坚定理想,正是因为理想是一个“总开关”,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人生才有航向,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 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有远大理想、有鸿鹄志向,才能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世界会为知道去哪里的人让路,而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都可能是逆风。可见,树立远大理想才能确定人生航向,并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对于青年而言,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955年8月,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白山黑水之间,以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铸就拓荒丰碑;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印记”,人们发现这支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3岁,“80后”“90后”已经成为航天尖兵。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气与志气,以使命和责任,以理想和信念,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具体而言,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抬头看天,离不开低头看路;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 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百年之前的五四运动如此,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亦然。惟愿每个青年都目光望向未来、坚定走向明天,惟愿每个青年都向上,助力中国向上、民族向上、世界向上。 (作者:钟子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