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本分做人安分为官 说到一些官员落马,有位老纪检甚为感慨:这些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一条大抵共同,这就是——不安分。(人民日报 7月5日) 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身为领导干部,守本分,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也是干事创业的有力支撑。守本分是为政之德,有政德才会出政绩,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等高级干部的落马就可以看出,领导干部不守本分,就会在从政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误入歧途。进入新时期,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挑战和诱惑接踵而至,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本分做人,要知道自己是谁,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更要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多的约束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把党纪国法、公义廉耻作为心中的一把戒尺,让自己始终活在一种责任、义务里,才能受到组织认可、群众拥戴。 古训尚且要求人要“安分守己”,要守住本分、守住尺度,作为领导干部,立德修身、做人做事更应如此。只有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安分守己是为官当政的基础。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身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位”,谋好自己的“政”,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要对照“人民公仆”的定义,安于本职工作,恪守为官之道,用党纪、国法对照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守住法律和纪律这条“高压线”,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安分,要求干部要克服“非分之想”,但并不等于让其安于现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既要服从组织安排,又要摒弃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消极状态,决不能在“安于现状”中迷失前进方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决胜小康社会的冲刺期,领导干部一定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自己做官,要想作为、敢作为、会作为,但不能乱作为,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真抓实干,奋勇前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