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8·15,一个值得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涤荡黑暗的抗日战争,迎来最终胜利时刻。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73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益和给养。(人民网 8月15日) 73年前的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必须永远铭记的胜利之日。从那一天起,国歌中“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列强肆虐、军阀割据、山河破碎成了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此众志成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也需要每个人都承担。”今天,还有更远的将来,我们都决不能忘记这段伟大的抗战历史,我们要铭记、并弘扬这伟大的“抗战精神”,将苦难的历史化作民族复兴的斗志,向着“中国梦”铿锵迈进。 铭记抗战历史,不是为了咀嚼曾经饱受的苦难,也不是要延续两国的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捍卫正义,从历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抗日战争,对我们国家和民族而言不只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洗礼”,是凤凰涅磐的浴火重生。今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就是要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就是要纪念为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忘死、义无反顾投入抗战洪流的抗日英烈、仁人志士、先驱前辈;就是要铭记国耻、痛定思痛,以伟大的抗战精神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砥砺奋进、破浪前行。 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我们都应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只有国家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建设国家的洪流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民族气节。泱泱中华,多少英雄儿女,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杨靖宇、吉鸿昌、叶成焕、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我们要更加珍爱和平、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在铭记历史中开辟历史,在弘扬精神中凝聚精神,汇聚民族复兴的伟力推动“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白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