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当“不拘一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回望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面对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这样的呼唤,令人感叹不已。放眼当下,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们党的事业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重重考验,必须要发现、选拔和任用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人才,培养和塑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党的事业平稳向前、风正帆悬。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选人用人,有其制度和机制,有其导向和方向。100多年前的清政府,正是由于选人用人的制度不灵、导向不正,真正的人才选不出、上不去,才导致国家衰弱腐朽,陷入内忧外患的绝境。而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事业需要人才支撑和保障,这个时候必须确保要用人就能选拔出有用之人,绝不能因为选人用人的机制问题、导向问题,导致选出人才不能用、能用的人才又选不出来,绝不能让九州再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为了党的事业,选人才、用人才就要不拘一格。所谓不拘一格,就是不重资历、不看地位、不计关系远近,而是以贤选人、唯才是举,只要是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人才,都可以选出来、用起来,只要能够推进党的事业的都是人才。一些“论资排辈、先来后到”的旧思想、旧观念必须要破除,一些靠拉关系、走后门、走捷径的官场潜规则必须要打破,要把有资历没本事、有关系没能力、走后门不想干事的假人才的路堵住、堵死,把有本事、能干事、会做事的真人才挑选出来,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树立导向就是要让广大干部人才都看得到、体会得到,我们党选人用人始终坚持五湖四海、用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导向立则风气正,风气正则人才至。“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只要把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确立了,真正选用人才、贤才,真正把干事的本领、做事的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想干事、能干事的广大人才就会自然而然向党的事业靠拢,就会甘愿为党的事业服务。 当然,不拘一格并不是降格,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跟着党走、对党忠诚的原则不能丢,廉洁从政、干净做事的底线不能突破,敢于任事、勇于担当的标准必须严格把关。一个干部如果对党不忠诚,那么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人才;一个干部如果为人不清廉、做事不干净,再能担当、再能干事,也不能提拔任用。选人用人要不拘一格,更要严格把关。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冲刺期,党的事业正值用人之际,必须要打破一些旧思维、突破一些旧体制,不拘一格把真正的有用之才选出来、用起来,只有真正选对人、用对人才能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向上走、往前行。 (作者:王度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