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搜索大数据”预测宏观经济在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而搜索信息是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目的之一。海量的网民搜索行为留下了可观的搜索大数据资源,能够及时反映重大的民生关切,继而用于预测宏观经济在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比如,当消费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出现集体上涨时,大量网民将通过搜索引擎了解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和未来趋势,这些数据为了解公众预期和精准预测通货膨胀率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为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平抑物价,利用宣传工具稳定市场预期,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期。 充分利用“舆情大数据”预测宏观经济在供给侧的结构性变化。企业是宏观经济系统的细胞,一方面受政策公开、市场情绪和公共舆论影响,另一方面又通过信息披露、新闻发布等渠道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势。企业信息平台、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日渐成熟,加速了整个市场的信息发布与信息流动。这些由文本、图像和语音等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共同组成的舆情大数据资源,生动地揭示出宏观经济在供给侧的微观变化。以金融市场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企业客户在各类信息平台上的痕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展开预测,这为央行调控货币总量与信贷规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