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唯有闻“汛”而动、听令而行,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才能凝心聚力,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战役。越是面对急难险重,越是检验担当,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重大斗争中经得住考验,才是真正的实干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以“箭在弦上”的紧迫感,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忠诚担当、实干笃行,在基层服务中踏新程、谱新篇、建新功。 匡正干的导向,在忠诚担当中吃得起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种“苦”,实际上是对基层年轻干部最好的淬炼。基层业绩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吃得起苦才能真干,真干才能出实效,才能把基层当“考场”,把群众当“考官”,用实事答“考卷”。身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怀为民之举,真真实实地去听取群众的呼声、去满足群众的需求,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增强干的动力,在忠诚担当中不惧挑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这是党员干部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党员干部要发扬这种不惧挑战的无畏品质,摒弃“指”上谈兵,增强干的动力,才不会让工作“落实”变“落空”。党员干部要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缩短基层服务工作从“想到”到“做到”的距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群众的“急难愁盼”,绘就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形成干的合力,在忠诚担当中树大局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发扬忠诚担当、实干精神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以大局为出发点,看待问题,时刻把基层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基层工作繁杂,难免会遇到“拦路虎”,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唯有树立大局观,形成干的合力,做到干事不怕事、遇难不怕难、迎难敢担当,才能直击问题要害。同时,坚定解决问题的定力,直面问题,挖出问题的“症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坚守岗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业之忧,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对基层干部来说,服务群众既是一场锤炼党性修养的“大战大考”,也是一块检验党员干部实干成效的“试金石”,要主动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诠释党员担当,在风雨考验中增长才干,努力守护好群众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