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答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两个结合”实现了科学理论和实践主客体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指明了我们党理论创新所坚持的根本价值立场、内在精神特质、创新方法、鲜明风格、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必须具备的大视野大境界,它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