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既要用灵活的人才政策“引才”,也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育才”,让“后浪”奔涌潮头,让人才“绿树成荫”。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重视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凸显了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百年风云激荡,我们党自古以来就有尊贤重才的优良传统。从成立之初的“小小红船”到当今的“巍巍巨轮”,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9600多万名党员,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一路上,党领导的人才事业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优良传统将在新时代新征程将继续发扬光大。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培养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诗有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别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人才,需要时间来检验,因为人才是需要培养的。而人才的培养既要能力也要德行。自古以来,我国在用人问题上都注重德才兼备,强调以德为先、以德为本。什么是德?是乡村振兴人才一腔热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书写一个个动人的发展故事;是学成归国人才踌躇满志,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一篇篇精彩的奋斗文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用好人才是稳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要主动为人才创造机遇,有计划地组织培养青年人才,丰富青年人才对的实践经验,提升面对复杂环境、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论学历、唯论职称、唯论资历只会打击人才的积极性,阻碍人才的发展。只有建立健全识才、选才、用才的科学制度,才能形成见贤思齐、群贤毕至的良好局面。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点亮了青年信仰之光,赶考路上的青年人才们正在各个领域塑造着新时代的崭新画像。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向青年人才发出进军的信号,蓬勃的力量蓄势待发,“后浪”即将奔涌潮头,人才之林必将“绿树成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