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治国安邦、强根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是一个国家最坚实的支撑力量,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组织,也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优势。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保证,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组织坚实的战斗堡垒,才能够确保基层治理的顺利进行。2003年提出的“千万工程”改变了乡村面貌和百姓生活,背后离不开党组织的优势。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瞄准群众需求的“靶心”,做到精细化服务,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开拓多种渠道,创新发展基层治理。基层治理不是一层不便的,需要以创新为抓手、以服务聚人心。这就还需要以各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基层干部为领头羊,联合党员、乡贤、新居民、青年等组成网格主力军,焕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力量。此外,要巧妙应用科技的力量,在现代社区建设、党员管理、共同富裕等方面巧用信息技术,如在线上以公众号和微信群推送信息,在线问答;或者利用各特色党建平台,如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进行党员信息管理,更甚者结合当下热门的“AI技术”为村民实现便利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循序推进、有效落实,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 遴选各层人物,强化队伍建设。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干部,只有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但是在选编人物方面要考虑各层次、各年龄段人次,提高女性基层干部的比例。实践证明,女性在某些方面更感性,更易引起共鸣。树立典型,强化模范宣传,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同时完善奖惩机制,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基层治理的道路任重道远。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在精耕细作中积厚成势,以消除基层治理中的“盲区”“盲点”为目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要同频共振,才能赢得群众真心认可,交出群众满意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