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bmagomc 于 2023-7-7 14:34 编辑
以交流为基,奠繁荣之貌 千般文化,交流为本,万里蹀躞,发展为归。文化是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远古奔流而来,翻过崇山峻岭,容纳人生代代,沉淀沧海桑田。 纵观国际格局,这个世界总能在不同的时代孕育出多元的文明。公元时期,四大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产物,随后便是各国文化的相继出现与发展。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在共同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俯视贬低他国文化。俯视来自压迫的视角,象征着强势一方的自负与无知,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因为俯视给对方带来的不适感,所以没有人愿意被俯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他国文化,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世界,以谦虚的心态面向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切生物有机体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终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拒绝外交,那么文明便会逐渐衰落,直至匿迹。学术无界,文化无墙,在对外交流方面永远不能画地为牢。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清朝时期由于盲目自大而开始闭关锁国,这一举措使得中国与世界脱轨,慢慢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正是因为清朝一再的墨守成规,封闭自守,才导致国力衰弱,经济萧条,文化衰败。这一历史现象无不在阐述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都应该互学互鉴,开放包容。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透过历史长镜头的仔细端详,我国曾有过文化繁荣时期。唐朝的盛世景象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盛唐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挥毫泼墨,谈论着诗和远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大唐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如今对待文化,我们既要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是倡议者,更是行动者,我国将会在未来发展中更加注重文化交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美人与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作者:陈丁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