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出台《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完成了网络法律体系的基本构建,为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与现实生活空间一样,网络空间不仅应当依法管住管好,而且应当倾力建好用好。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主动权,让党的声音始终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方方面面用功发力。关于文化内容、文化产品、文化传播力等方面的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久久为功地去做。关于队伍、体制、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只要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和规划的目标坚定地、持续地做下去,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气象,必将开辟人民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充盈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