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6月15日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中,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为基层减负,深得人心。回望新时代十年,“减负”一词深深根植于干事创业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开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为各层级立规矩、拉“红线”。破除文山会海、任性问责、频繁检查、“精准填表”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国上下在基层减负工作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舌尖上的浪费”“饭桌上的圈子”“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等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作风为之一新,基层减负取得显著成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推进党和国家政策落实落地的桥头堡,是服务群众、服务百姓的战斗最前线。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文山会海、重复考核、过度留痕、“精准填表”、各级调研检查等,基层政府“不堪重负”,也严重影响着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质效。为此,从中央层面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为基层干部卸下“指尖上”的负担,释放出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实干担当的鲜明信号。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重负“三尺之冰”并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一些部门单位、一些系统条带为基层减负还存在不少问题。“以戒为固,以怠为败”。必须把真减负、减真负作为长远之计,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锲而不舍打好为基层减负的“加强针”。 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干事创业风气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党的惠民政策能不能落地落实,影响群众的看法和口碑。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这次主题教育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点检视整改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