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意味着要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而更看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我们由过去的高速增长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期,这是历史的必然。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要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特征,更是一个发展导向。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当前,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对公平、正义、法治、生态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人民群众的需要集中体现在美好生活层面,发展必须更加关注“好不好”“优不优”“精不精”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