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400个大中小城市中,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围城当中,我国历年堆存的垃圾达到60亿吨,侵占了约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餐饮店废弃的食品包装袋和打包盒,工厂废弃的金属和木板、菜场废弃的蔬菜和鱼肉,这些垃圾能被彻底利用的非常少,多数的归宿就是被填埋和焚烧。随意处理垃圾不仅存在巨大的危害还浪费了垃圾的潜在价值。所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统一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全国统筹管理。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开展,但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各个地区垃圾分类的类别和分类标准也均有不同,容易混淆民众的理解。施行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全国统筹管理的基础下再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规范和约束。 提高意识,持续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近年来的新概念,是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生活习惯的冲击,尤其对于老人和偏远农村地区而言,随意扔垃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存在垃圾分类的概念,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分类。因此,加强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提高民众的文明程度,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民众参与,制定惩罚制度严守道德底线。 完善设施,建设健全垃圾分类的产业链。垃圾分类离不开居民的努力,但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同样的重要。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垃圾混淆和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不规范,都会导致垃圾分类工作前功尽弃。因此规范健全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相关产业链,完善垃圾处置无害化和提高利用率势在必行。 垃圾分类制度,事关全国14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实行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减轻垃圾处理负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