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深入浦东、松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陈吉宁指出,背靠大都市的郊区乡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要深刻认识乡村之于超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凸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更好彰显特色、把握规模、促进融合,在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中实现城乡发展的相互赋能、相得益彰,走出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强化党政同责,助力农村发展。组织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压实粮食及保供责任,完善“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合力。人才上,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分类实施人才社会保障与激励措施,壮大涉农人才队伍,优化乡村产业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路径,实现供需有效耦合。方式上,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布设乡村数字基座,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平安建设等智慧化水平。 推进多轨驱动,做强乡村产业。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与高校、企业等合作,挖掘乡村美学价值,以市集、音乐会、民宿等多种形式展现乡村文化肌理,做到文化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切实管好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获得更多发展红利。在乡村治理中挖掘村民们的才能技艺,并参与到日常治理中,通过给予村民一定的回报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依靠劳动致富。 提升人居环境,补齐基础短板。毫不松劲抓好中小河道的治理,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科学谋划村庄布局、做好村庄规划,形成可持续机制和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机构设施、服务内容、资金保障、管理方式、绩效评价要与农村实际需求相适应,加快养老、教育、医疗、文体等服务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