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复: 0

山海情谊深,沪滇共奋进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6

主题

0

回帖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5
发表于 2023-5-23 14: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云南省党政代表团举行沪滇对口协作联席会议,围绕“上海所能、云南所需”,继续深化对口合作,谱写沪滇协作新篇章。
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上海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整合使用援滇资源力量,为云南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有的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从木屋草房搬进宽敞明亮的乡间小楼;有的关注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文化活动升级,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亮眼名片;有的针对乡村医疗、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打造远程课堂、远程诊室,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上海的教育、卫生资源。经过上海干部与当地干部的共同努力,许多贫困村成功转型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深化产业合作,共建高水平发展平台。沪滇合作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坚持优势互补,把上海成熟的招商政策、管理经验引入云南当地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种养—提质—冷链—物流—采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不断做强产业链、做宽流通链、做强消费链,昭通苹果、宾川葡萄、石屏豆腐、寻甸牛肉等一批富有云南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农业产品,跨越3000公里被端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有效实现沪滇两地的产业互补。上海蔬菜集团、上海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先后在云南建设了18个精准扶贫项目蔬菜产销对接基地、3个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分布在文山、德宏、红河、楚雄、大理、迪庆、西双版纳、曲靖、丽江、普洱等11个州(市),每年有28万吨云南蔬菜进入上海市场,有效带动当地农村发展、促进特色农业增收、吸纳本地农民就业。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难点在人才,潜力和后劲也在人才。如何增强人才队伍质量和延续性,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是两地共建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沪滇两地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进行双向挂职锻炼、对口交流培养,自1996年沪滇协作开始以来,上海援滇干部、人才进行了七轮增派,援滇人员包括政府干部、“组团式”帮扶医生以及基础教育教师,不断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帮扶,把上海市的先进理念、人才、技术、经验引入云南。同时,2云南共选派近千名干部赴上海挂职锻炼,选派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规划等专业技术人才2752人次赴上海学习交流,不断增强专业技术学习,实现从外来输血到自主造血的跨越,走上了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矢志不渝守初心 做新时代合格纪检干部
下一篇:筑牢底线淬炼思想,走深走实教育整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5 18:53 , Processed in 0.23854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