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和标杆。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是要以矢志不渝的坚守服务为民。以爱民为先,办实事、解民忧。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必须要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把“口号”转化为“行动”,把“政策”转化为“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时刻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常怀为民之心,常兴为民之举,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以真诚之行服务群众,真正解民忧、帮民困、惠民生。 二是要以披荆斩棘的斗志攻坚克难。以苦干为径,善作为、敢担当。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撸起袖子不是装点“面子”,做做“样子”,而是要注重“里子”,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坚决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啃下“硬骨头”永葆动真碰硬的胆气、敢闯敢试的勇气、争当一流的志气。 三是要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奋勇向前。党员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态度,全力加快工作落实。特别是作为群众“身边人”和“服务员”,要将不拖、不等、不放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工作风格,时刻保持只争朝夕、紧张快干的“马上就办”激情,让“干事”成为一种常态、一种鞭策,坚决防止“缓一缓”“歇一歇”等松懈情绪,不能有任何懒惰思想、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倦怠情绪;要学会“十指弹钢琴”,以“一线变前线、会场变现场”的“一线工作法”,切实做到靠前研究、靠前准备、靠前服务,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而且“办就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