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回复: 0

[已推搜狐] 别让“户口”成为孩子入学的“绊脚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9

主题

4

回帖

235

积分

记者

积分
235
发表于 2018-7-5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近日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幼升小”政策时要求: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否则只能接受调剂。为了孩子在片内入学,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户口没在片内的,为此去办了离婚手续。(7月5日《中国青年报》)
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孩子能否健康发展,受到良好的教育,关系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发展,更关乎着一个国家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很多家庭都很重视孩子教育问题,为了孩子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上个好的小学,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入学去办理“离婚”,看似荒唐的背后隐藏的是家长的无奈。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有的片区孩子太多,而条件相对差的片区学生资源又不足。于是有的教育部门就想出用户口来限制,避免孩子入学扎堆的问题。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短期内可能看似解决了大多数的问题,可长期实施下去难免引发社会问题。就像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的薛国凤教授说的“在所有人都想吃蛋糕,而且分蛋糕者也想让人人都吃到蛋糕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根本问题——做一个更大更好的蛋糕,而不仅仅是绞尽脑汁去想如何切这块蛋糕。”
教育部门应该做的是如何做个跟大的蛋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每个孩子都是8、9点钟的太阳,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国家应该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孩子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在农村教育资源短缺,软件硬件都跟不上;在城镇教育资源不均衡,差距明显;很多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没有学校接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爱因斯坦会出现在哪。别让户口、资源这些外部条件影响孩子发展。(杨立瑶)





上一篇:谢忠华:好一个“酒文化”
下一篇:危急时刻,彰显党员担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9 03:41 , Processed in 0.25223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