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回复: 0

[已推搜狐] “镀金”or“铸金”?年轻干部当自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3

主题

2

回帖

93

积分

记者

积分
93
发表于 2018-8-9 12: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兜兜猪 于 2018-8-9 12:59 编辑

    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经过锻炼和培养,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和各级机关,是我国干部人才工作中长期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但在实践操作中,要警惕“墩苗”变“镀金”的苗头。(8月7日半月谈)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就十分重视在基层锻炼培养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更加注重从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选拔锻炼年轻干部,出台了一系列引导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锻炼的制度。但现实操作中,屡屡出现个别年轻干部选择下基层“镀金”,而非“铸金”。如此面对下基层锻炼,既是对自己“开玩笑”,更是对组织“开玩笑”,不但毫无锻炼意义,而且极容易适得其反。
    引进大学生到基层“铸金”本意常被“镀金”现实所取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少数年轻干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真切情怀,他们把下基层锻炼当作“镀金”的渠道,目的就是为了让个人履历更加“饱满”。他们身在基层,心系升迁,要么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急于求成、急于提拔,把基层当作仕途的“跳板”;要么没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混天度日、无所事事,把基层当作休息的“驿站”。当然,基层锻炼成为少数年轻干部“镀金”的理想地,与让干部去基层历练的“铸金”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不够细致,也有很大关系。如有些地方片面强调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有些上级单位经常性借调基层年轻干部,有些基层单位常把年轻干部放在办公室从事业务性工作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年轻干部“镀金”的环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平心而论,对于年轻干部个人而言,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在仕途上大有作为,这无可厚非。但在追求个人进步的时候,难免不出现“镀金”的意愿。因此,如何让“镀金”回归“铸金”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和规范这一意愿,营造出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铸金”氛围。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摒弃“镀金”思想、克服浮躁情绪,引导他们勇于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同时,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只有真正把在基层和群众中摸爬滚打、做出实绩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那些把基层当“跳板”、用经历来“镀金”的年轻干部没市场、受警戒,不断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方能遏制少数年轻干部“镀金”的冲动,让他们在基层的大熔炉中“铸”出更多的“真金”。
    “最大最好的舞台在基层”。年轻干部应珍惜基层锻炼的机会,踏踏实实在基层磨炼品质、增长才干,才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开创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作者:张能。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做到善于总结终身勤学
下一篇:无信无以立,共建诚信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3 04:49 , Processed in 0.17717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