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资本,也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国现代产业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实体经济是产业体系的基础。 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实体经济,不仅要重视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还要重视现代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制造业不仅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即使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高科技成果也被用来装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 首先,我们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坚持“淘汰与改造”相结合,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通过引进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盘活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全链条、全面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从“负担”变为财富。 第二,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密切关注国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提前规划、提前部署、提前行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在当地布局,构建新一代材料产业体系,处理好发展与标准化的关系,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 第三,我们需要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深化“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监管,促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帮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它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的。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稳定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帮助经济企稳回升中发挥了负责任的作用。随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将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创新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擎。尽管中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大而不强、综合而不精的问题。中高端存在低端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存在质量效益低、核心竞争力弱等明显不足。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方面越来越多地对我们进行封锁和压制,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我们必须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推动新型工业化,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以创新为引擎,做好、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