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回复: 1

[已推搜狐] 破解“精神贫困”助力扶贫“爬坎过坡”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33

主题

232

回帖

1846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46
发表于 2019-2-19 0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看云起 于 2019-2-19 08:40 编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自然,这也应该是群众的“家务事”。然而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却出现了“等靠要”、“要我脱贫”等不正常的现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月17日报道,2018年1月,媒体记者在湖北、贵州、吉林、山西等地走访时发现,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相关报道指出,“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扶贫“一线”的干部则披露:有年轻单身汉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连自己的茶园都荒着,坐等当五保户;也有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怕一旦脱贫就无法继续享受政策;更有贫困户把脱贫当成干部们的事,认为这与自己无关……由此可见,不破解“精神贫困”,脱贫攻坚的前景堪忧。
“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乡亲在围观”。没有主动脱贫的意愿和行动,再好的扶贫政策也难以“落地”,再多的扶贫资金也只能生效于“一时”。“精神贫困”何以在扶贫领域滋生呢?显然,有扶贫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有困难群众自身的原因,致使精准扶贫出现了偏差。
扶贫不能成为养“懒汉”。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政府要深挖根源、对症施治。一方面做实大扶贫格局,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深度融合,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另一方面摒弃“惯性”思维、创新扶贫模式,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
事实上,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贫困才最可怕。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困难群众也要积极振作精神、主动跟进扶贫步伐,既勇摘“穷帽子”、又敢拔“穷根子”,决不能“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文/刘元华)






上一篇: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下一篇:新时代组工干部就是要扑下身子为群众做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33

主题

232

回帖

1846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46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扶志”与“扶智”,“拔穷根”必须迈过去的坎-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2-17/875639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17 15:59 , Processed in 0.203091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