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锻炼的目的是真学实干、取回真经,把沿海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方法学回来,结合我们的优势,找到发展的‘钥匙’。所以说,挂职是炼金不是镀金。”渭南市科协党组书记杨喜民说。他曾在1999年和闫华锋同批挂职福州,时任渭南市商务局组织人事科科长。(8月1日 人民日报) 挂职交流是提升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干部迅速成长的特殊通道,通过挂职锻炼,挂职干部经受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到一线增长才干,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思维能力。挂职锻炼,从办公室到基层一线,既是自身发展的难得机会,更是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 挂职干部投身到一线,真学实干、取回真经,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挂职干部要入乡随俗,要“身至”更要“心至”。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挂职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挂职干部一年也去不了几次,有的挂职干部却常年在此。挂职干部要沉得下去,从繁华地区到一线,应该明确挂职的目的,就是出去开阔眼界,谨防将挂职视为提拔升迁跳板的错误思想。作为组织上精挑细选的“好苗子”,挂职干部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挂”在上面,“沉”不下去,要深入思考“到一线挂职的目的”、“挂职期间应如何做”、“离开岗位能留什么”,要沉得下去,消除“打酱油”的心理,避免“身至”而“心不至”。 干部挂职不是“镀金”,而是“炼金”。到一线挂职的岗位安排要围绕工作需要,针对挂职干部的锻炼,也是为一线输送政治素质好、年轻有为的干部,为进一步储备人员做准备。选派挂职干部不是“私人定制”,挂职岗位安排应当以事择人,避免人事不相宜的情况出现。挂职是组织对干部的信任,应该抓住挂职锻炼的机会,才能在锻炼中磨练意志,更是在挂职中“炼金”。 干部挂职要“挂实”,防止只挂不管。干部到一线挂职交流,应该完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明确工作职责,在挂职地区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地干出业绩。要建立健全挂职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把关挂职人选,接收单位更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管理,切实达到既“挂”又“管”的目的,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作用。 挂职干部应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切切实实把“挂职”落实,真真正正把“真经”取回。在挂职地区这个考场上,不断发展进步,提升自身的同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抓住机会,主动把自己“摆进”大局中,在挂职中不断的锻炼,以优异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作者:罗梅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