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月14日,人民日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关乎我国发展大计的大事,关系着祖国建设,同时,职业教育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利用社会多方资源。 职业教育需要政府主导。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亦或是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均需要政府许可。政府应该充分现有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机构,多方合作,整合资源,搭建职业教育平台,设置职业教育认可制度,打破学术教育瓶颈,扭转大家只有取得高学历才能有出路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全日制教育才会得到社会和企业认可,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劳动者素质。 职业教育需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过硬的人才,这部分人才踏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好的适应,节约了企业对新进员工培养培训时间,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同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只有使用这些人才的企业最清楚。我们可以效仿国外经验,在学员学习期间,通过带薪实习、岗位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让学生能充分适应工作环境,已便毕业后能尽快投入工作岗位。 我国当前技能教育存在短板,很多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并不能马上投入工作岗位,而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无疑浪费了社会成本,造成劳动时间的浪费,只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才能养出一批技能素质够硬、职业素养够高的专业人才。 (作者:飞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