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更好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不仅要做调查研究,而且要善于做正确的调查研究。(人民日报 8月3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对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牢责任意识,努力担当作为,练就一身调查研究的真本领,才能让决策符合实际、干事业才能更有底气、做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正确的调查研究应该是深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正确的调查研究光靠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够的,必须要入基层一线,走到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带着问题深入群众,知民情、晓民意,才能发现问题和矛盾的根源,最终察实情、出实招,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人民的声音,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真正了解基层实际,做出上级放心、群众满意的决策,同时也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磨练作风。
正确的调查研究应该是细致的。既然是调研,就要到基层去了解实际情况,但是下基层不是随便走走看看,更不是旅游,浅尝辄止的调研只能是徒劳无功,作为领导干部,调研一定要用心、要细致,要放下身段,在与基层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拉近干群关系,共话发展,让群众感觉到你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完成任务的,要做一个善于观察事物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交流,随时随地掌握情况,只要领导干部把心用到了,必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正确的调查研究应该是全面的。调研不仅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情况和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提出意见,作出决策,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调研既要了解过去,又要认识现在,还要预测将来,必须是全面的。领导干部只有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去调研,最为广泛的接触调研对象,广泛接触、广泛调研、广泛收集,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踩点”式调研,不仅违背了调研的初衷,所收集的资料也会过于片面,无法起到参考和借鉴,劳民又伤财,只有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实际工作出发,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微信、QQ等有效的社交工具,真正把功夫下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才能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让调研真实有效。(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