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每月收入要上涨了,因为最低工资提高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至少有13个省份提高了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8月4日中国网)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因为这项公共政策,特别在最低工资标准究竟包括那些具体科目上,规定相当模糊和柔和,于是,全国各地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最终形成“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全国范围内的最低工资标准“多轨并存”,一方面造成了企业职工到手工资比名义工资少得多。同时,由于这部分群体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维护自身权益能力较弱,倘若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统一标准,他们很容易被企业主忽悠和欺骗。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最低工资没有标准,一些无良企业主就可能轻松规避国家政策。比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雇主会强制员工多加点加班,如此,员工加班后的总工资就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而各地政府为帮助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则变成了侵害员工权益的推手。 显然,上调最低工资,民生更有保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各地政府还需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打折扣的执行该项政策。 作者:邓心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