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权 于 2018-8-3 17:14 编辑
广东多名厅级干部“假装治污”被问责,贵州通报4起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问题,江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问责1180人……《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各地公开曝光部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坚决的处理态度,果断的处理措施,再次彰显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鲜明政治导向。(8月2日,人民网)
近年来,许多地方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大家也逐步树立起了一种制度意识,各种制度、机制制定了不少,层层级级、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制度建设也逐渐成了大家经常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重要工作。
然而,许多制度作用的发挥却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陷入了用制度来落实制度的怪圈。有些人不管碰到什么问题,就以“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来搪塞,把功夫用在了制定制度而不是执行制度上,于是“制度不健全”就成了“替罪羊”。显然,这种恶性循环在实践中是不利于制度建设的,真正的制度建设的初衷,就是要让这些制度能发挥其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实践证明,只有“瞪起眼来”真问责、严问责,对责任人员应追尽追、一追到底,才能有效防止“制度空转”,促进党的纪律执行到位,促进各项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其中的“规矩”就是规定、制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主张制度建党和思想建党并重,“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然而,“稻草人”的存在生动地表明,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不是让制度挂在嘴上、写在墙上,更不能让制度空转,必须落脚在抓好制度的执行上。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甚至还可能起到反面作用。
防止“制度空转”,我们必须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无论何时,干部都要将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勇于监督,敢于负责。这样,才能真正让制度执行得更好,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巨大作用。
落实最需担当,问责也是尽责。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忠诚干净,紧跟党的步伐,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真抓实干有作为,砥砺奋进创佳绩。 作者:江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