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为基层发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北京市委组织部与青海省委组织部签署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畅通了京青两地人才智力的交流交往交融。(人民网 8月3日) 我国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素质高低不一,西部地区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然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东部地区高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有助于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京青两地人才发展合作,构建跨区域人才协作机制,改变了原来东部高层次人才服务西部基层上对下的单向支援模式。双向人才发展合作,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与基层人才智力的双向互动。在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双方通过互派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挂职锻炼。类似轮岗培训的人才交流方式拓宽了双方人才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渠道,有助于双方人才上下联动,从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基层人才能够汲取高层次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高层次人才也能从基层人才中学习解决基层具体事务的思维方式和办事能力,从而提高双方人才各项技能。 人才发展合作,是取其之长补己之短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国家在制度层面要给予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人才要从本国人力资源中发现人才,加强各级人才智力交流交往交融,以助于本国优秀人才升级优化。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用更加积极地用人制度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各地人才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我国人力大国变成人才强国。 作者:龙居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