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回复: 0

问责切忌“心太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48

主题

1

回帖

1801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01
发表于 2018-8-3 1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多名厅级干部“假装治污”被问责,贵州通报4起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问题,江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问责1180人……《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各地公开曝光部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2日)
  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大对失职失责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的问责力度,以敢问责、严问责、常问责的实际行动,倒逼责任落实。但却有人认为,问责限制了干部的作为空间,使得干部不敢为。其实不然,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不作为会被问责,怎能因问责就不作为呢?问责只是对责任淡化、对权力放任的对象开展的惩治,只要权力在笼子里,该如何作为就如何作为,也必须作为,怎么就成了“不敢为”的借口。笔者认为,问责切忌“心太软”,就该持续切实传导压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少担当、不敢真碰硬、奉行“好人主义”的问责方式,就是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纵容。必须强化追责问责,把重点放在推诿扯皮、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单位和干部身上,一旦调查核实到其违法违规行为后,就要该通报的严厉通报、该处理的从严处理、该处分的坚决处分,真正起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警醒一方的震慑作用。细想,如若在问责时雷声大雨点小,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心太软”,会有什么后果?那就是一种将权力的笼子私自打开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让权力失控。
  问责就是要约束权力任性,要不要问责,问什么责,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而不是人情、面子和职位。今年以来,广西把该打的问责“板子”狠狠打下去,仅上半年,全区就问责问题523个,问责55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通报典型案例5起,持续释放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是全国严格落实《条例》的一个缩影。问责时,干部寄希望于“放一马”,还不如在权力使用中讲规矩;而领导想对其管理的干部“心软”,看似是保护干部,实则担心“家丑外扬”坏了名声,还不如解决好日常管理中“宽松软”问题。
  “事业心不强,上班混日子”、“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等现象,虽看似干部的小问题,但唯有进行严肃问责处理,才能使之不成为“主流”,形成坏的风气,才能避免大问题的滋生。问责不是目的,督促干部将责任的担子挑起来才是。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在哪里,问责的板子就立在哪里,“心太软”的问责没有用,唯有严问责,才能促使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氛围形成。
  作者:刘厚廷





上一篇:旗帜鲜明讲政治,力争开创新形势
下一篇:提升人文关怀疏导干部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6 13:08 , Processed in 0.18770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