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一网通办’作为重要抓手,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把“一网通办”真正做实,该减的环节减,可调的流程调,串联可改并联的改,切实提升审批效率。“一网通办”的要求和标准正在上海形成,并逐步成为各部门各区的工作模式: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8月2日,人民网)
一网通办,由逐个“找部门”变为直接“找政府”,对于建立高效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合力量,避免资源浪费。以前企业或群众办事,往往需要跑好多部门。一网通办,从务实高效考虑,整合了相关部门资源,集中办公,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精简了效能。这一举措是建立高效服务政府的需要,是提升服务企业或群众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更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
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效率。办事需要提供大量纸质证明资料,成为群众最头疼的事情。有时候资料没带全,还是得来回折腾,办事情只需要几分钟,倒腾在路上则需要好几天,导致企业或群众怨声载道。“一网通办”着眼于“通”,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无纸化办公,实行“互联网+”,办事人基本信息网上有登陆记载,减少了一些不需要打证明的环节,更高效,彰显了政府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
公开透明,实现反馈更有效。“一网办通”更多事项在网上就可以将完成办理,减少了与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但它推行网上、窗口同反馈,对办理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测评,科学合理设置办事反馈机制,欢迎“提意见”,有利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一改办事人员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的工作态度,实现了主客体间的互动,不断优化了办事流程。
“一网通办”彰显了为民高效服务意识,值得推广借鉴。但各行业标准、要求不一,需要不断探索优化办事流程,争取更高效、更便民。(作者:陈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