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彰显为民情怀 今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网通办”的要求和标准正在上海形成,并逐步成为各部门各区的工作模式: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8月2日《人民日报》) 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力推“一网通办”的服务标准。在上海,通过统一政务受理的入口,企业和群众从逐个“找部门”,变为直接“找政府”。“一网受理”的方式简化了办事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只跑一次,一次办成”更是节约了群众办事时间,彰显着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情怀。 “刀刃向内”提升政府服务含金量。民众能否畅通无阻地办事,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而让公共服务有效率、有温度,本身也是政府的责任。上海市委、市政府敢于“向自己开刀”,积极探索新道路,打通数据共享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当然,“一网受理”还需相应的配套措施,各部门办事流程如何协调、所需材料如何快速精准通知到企业、办事人员工作规范如何确定,都在继续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水平,这些还需要各部门联合起来打破藩篱、攻克难关。 “人民至上”彰显谆谆为民情怀。“一网通办”是政府简政放权、改进作风、便民服务的具体表现,相关事项只要材料齐全,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不论对个人还是单位而言,这样的办事效率值得称赞。同时,畅通“市民热线”、鼓励群众“来找茬”,让群众对待办事项更加明晰,也以群众感受为标准,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和评判者,防止工作人员违规办事、自高壁垒。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一网通办”是政府服务“最多跑一次”的新探索和新进步,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也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推动什么的政治担当。前路漫漫,我们还需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继续释放改革红利,给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