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初 于 2019-1-15 14:43 编辑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的修订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月1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记者对《条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问,体现了人民关心的问题,农村基层建设的实施。《条例》的修订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天下之大业也。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下的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中国农村基层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对于中国的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的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全部党员干部需要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理论。要善于把握问题的症结。要善于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要从多个方面思考,审时度势,找准目标。如实地分析和把握问题,要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农村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农民从事低价值的手工业,劳动产出、劳动能力受限,农村机械化程度低,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尽可能的保护大自然。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生存状况仍然令人堪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脱贫。还有许多困难的问题要解决,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引,在工作学习中保持定力,做好带头作用。要深入基层,去到一线当中,与农民和村干部交流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也要积累工作技能,要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党员干部在去基层中时要看淡名利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作为他们的一份子,为他们着想,不能因为自己官有多大就去命令基层的人员。党员干部被人民选出来,就要为人民做实事,从群众中来,还要到群众中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党员干部要植根农村的基层,不断的改革和推进建设,把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争取让农村的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美丽的家乡”。 作者:文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