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了宝成铁路王家河塌方段经过16天高难度抢修成功后通车的消息。16天的抢险,一共发出抢险列车621趟,前后共进行10次爆破,削方减载塌方碎石12余万立方,锚杆挂网喷浆2990平米,修建抢险便道1.8公里,安装主被动防护网3.3万平米,共有车、机、供电20余家单位夜以继日的连续作战。
可以这样说,这次抢险任务之重、之险,难度之大十分罕见,而抢通时间之短,效果之好同样可以载入铁路抢险的史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个人以为这跟铁路部门充分发扬“精兵”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样一次重大塌方事件之所以没有造成无一人伤亡,跟他们事先的预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塌方之前,铁路巡防人员坚持顶着连连的暴雨进行巡防,发现这一隐患,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果断中止了这一路段的列车运行,很好的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发生。
塌方发生以后,铁路部门迅速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此进行抢险,并组织专家进行会商。专家们没有走以往的只是清理碎石、抢通道路的常规路径,而是采取了更为治本的“削头”治理,彻底根除了隐患。抢险车辆冒着极大的风险沿着近50度的河沟爬到山顶进行平整,这需要娴熟的技艺、智慧,也需要勇气和胆量。抢险人员冒着被碎石击中的危险,把自己悬在半空进行碎石清理、喷浆作业同样需要体力、耐力和定力。
事先有铁路巡防工人细致入微的观察预警;事中有铁路负责人的科学调度,有各抢险单位的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有专家组有拟定的科学方案,有胆大心细、技艺高超工程机械人员的冒死登顶,有抢险人员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的宝成铁路大动脉被快速抢通自然是顺理成章,水道渠成的事情。所以,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铁路“精兵”,在他们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8月1日就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光荣纪念日啦。在建军节来临之际,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能打胜仗,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每个单位、组织都有必要把自身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能打“胜仗”、“英勇善战”的行业“精兵”。每个人都可以像军人把国家的富强与个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提高效率,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要想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赢得全球深刻变局中的主动权,我们需要大力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建设自己的“精兵”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挺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附: 作者:杨仕付 |